2017年03月14日 | 來源:中農孚德CFTest/網絡整理編輯
在我們平常入口的食物中,隱藏著一種致命毒素,它的毒性是氰化鉀的10倍、是砒霜的68倍。它主要污染糧油食品、動植物食品等。這種毒素在1993年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1類致癌物,被稱為是“已知毒性最強的致癌物”之一。它的名字叫——黃曲霉毒素。
什么是黃曲霉毒素?
20世紀60年代,科學家對霉菌毒素進行現代化研究時,發現一種由黃曲霉產生的有毒代謝物質,遂將其命名為“黃曲霉毒素”。該毒素是黃曲霉和寄生曲霉的代謝產物。
黃曲霉毒素的種類
目前確定的黃曲霉毒素有近二十種,主要分為B類、G類和M類。最常見的是黃素霉毒素B1、B2、G1和G2,而在奶制品中更為常見的是M1和M2。
黃曲霉毒素主要污染的食物
黃曲霉毒素廣泛存在于土壤、動植物、各種堅果(特別是花生和核桃)中。因此在稻谷、玉米、大豆、牛奶和奶制品、食用油等制品中經常會檢出含有黃曲霉毒素。
牛奶和奶制品中的黃曲霉毒素從何而來?
黃曲霉毒素M1是由奶牛食用了被黃曲霉毒素B1污染的飼料后,在體內經過羥基化產生的,主要存在于奶牛的乳汁及腎、肝等部分,肉中含量甚微。經過奶牛的消化吸收,而后在產奶過程中轉移到牛奶里。另外一種在牛奶和奶制品中檢出黃曲霉毒素超標的原因可能是:產品儲存不當,或在加工、運輸過程中被污染,長出霉菌。
黃素霉毒素的劇毒性
它的劇毒性體現在,每千克中含有1毫克就為極毒性,可誘發肝癌,是目前發現的最強致癌物之一。它的毒性遠遠高于氰化物、砷化物和有機農藥的毒性,其中以B1毒性最大。攝入黃曲霉毒素會引發:
1)急性中毒:短時間大量攝入此毒素,會導致急性肝炎、出血性壞死、肝細胞脂肪變性和膽管增生肝臟等;
2)慢性中毒:持續攝入一定量的黃曲霉毒素,主要表現為生長障礙,引起纖維性病變,致使纖維組織增生等;
3)致癌性:目前發現的最強化學致癌物質,主要誘發肝癌、直腸癌和皮下肉癌等。
黃曲霉毒素的主要檢測方法
隨著各國對牛奶及乳制品攝入量的增加,黃曲霉毒素M1對人體造成的潛在危害越來越大。一般的加熱、滅菌等食品加工過程很難將其破壞,268℃以上才能破壞其結構。但由于黃曲霉毒素M1相當穩定,巴氏滅菌法也無法將其殺滅,所以檢測黃曲霉毒素M1不僅要在飼料原料中檢測,而且在最終產品中也需要進行鑒定。
檢測方法 |
主要儀器 |
優點 |
缺點 |
薄層色譜法(TLC) |
薄層板涂布器、熒光檢測器 |
成本相對較低 |
不易定量測定 |
高效液相色譜法(HPLC) |
樣品前處理機、柱高效液相色譜儀(配有柱后衍生設備) |
靈敏度高、檢出限低、結果準確 |
成本較高、 檢測時間長 |
酶標法 |
酶標儀、試劑盒 |
快速檢測、靈敏度較高、成本較低 |
檢測結果受試劑盒影響 |
目前,國內外針對黃曲霉毒素的檢測,多采用試劑盒檢測法。